机床的数控改造,主要是对原有机床的结构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即瞄准改造目标及加工对象,对被改造机床进行结构、性能、精度等技术现状的分析。
其中包括机床原来的结构设计是否公道;机床的基础部件和结构件是否仍然完好;确定经济合理的改造范围与周期机床改造,应根据科学的测定和分析,决定其改造范围和改造周期,应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虑因素有:生产紧张程度、人员技术水平、准备工作充分程度,系统大小与复杂程度。普通机床改为数控机床,要考察各坐标轴的机械传动结构及导轨副的形式等是否适用;丈量机床目前的各项精度与出厂精度进行对比,是否存在差距;综合总结目前机床存在的一切故障和以前出现过的重大故障。
针对上述题目,对照改造目标和典型工件,编写改造任务书,做到改造后的机床达到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使机床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机床数控改造中异步电动机或直流电机拖动,光栅测量反馈的闭环数控系统
该系统与开环系统的区别是:由光栅、感应同步器等位置检测装置测得的实际位置反馈信号,随时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将两者的差值放大和变换,驱动执行机构,以给定的速度向着消除偏差的方向运动,直到给定位置与反馈的实际位置的差值等于零为止。闭环进给系统在结构上比开环进给系统复杂,成本也高,对环境室温要求严。设计和调试都比开环系统难。使用步进电机经齿轮减速后再传动丝杆,以达到机床改造中分辨率的要求。但是可以获得比开环进给系统更高的精度,更快的速度,驱动功率更大的特性指标。可根据产品技术要求,决定是否采用这种系统。
车床数控改造中进给轴的改造
普通车床的X轴和Z轴均由同一电机驱动,走刀运动经走刀箱传动丝杠及溜板箱,获得不同的工件螺距即Z轴运动;走刀运动经走刀箱传动光杆及溜板箱,获得不同的进刀量即X轴运动。
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时一般都去掉走刀箱及溜板箱,改用进给伺服(或步进)传动链分别代替,具体体现为:
Z轴:纵向电机→减速箱(或联轴器)→纵向滚珠丝杠→大拖板,纵向按数控指令获得不同的走刀量和螺距。
X轴:横向电机→减速箱(或联轴器)→横向滚珠丝杠→横滑板,横向按数控指令获得不同的走刀量。
改造后整个传动链的传动精度在保证机床刚性的前提下,与滚珠丝杠副的选择和布置结构形式、机床导轨的精度情况等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机床中绝大多数是普通机床。普通机床数量庞大,安全问题凸显。所以,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阻碍。实现数控系统点位控制的通常方法可以有两种:一是采用全功能的数控装置,这种装置功能十分完善,但其价格却很昂贵,而且许多功能对点位控制来说是多余的。增加安全性能,提高机床本质安全水平,解决数控化程度较低、人员伤害事故频发、安全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普通机床完成数控化改造后,可大幅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和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降低了操作者接触危险部位的可能性;操作系统和操作界面越来越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可有效减少操作者的失误率,减少因失误产生的事故。(4)X轴、Z轴的丝杆两端支承面的配刮、滚珠丝杆副托架与床鞍的配刮、床身与床鞍导轨副进行配刮。华夏模具网指出,机床经数控化改造后,安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事故率显著降低,将带来巨大的效益。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车床数控改造联系电话的明德机械于2025/4/1 11:45:36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tianjin.mf1288.com/tamdjx-285261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