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现场生产系统的技术原理及在水厂中的应用现场生产次氯酸钠是一种使用盐、水和电这三种常规物质的简单、易行的消毒工艺。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和研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安全、运行成本较低、投加准确、消毒效果的设备。对于次氯酸钠发生器.我国已于1990年1月12日发布了GB12176-90。常规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自来水进水经软水器软化后,水中的钙、镁离子被去除,生成软化水。一部分软化水进入软化水箱存贮,为次氯酸钠发生器的进水提供稀释水:另一部分进入溶盐箱溶解精制盐.成为浓度30%的饱和水。饱和水经计量泵与稀释水配水混合至盐水浓度为3%,进入次氯酸钠发生器。溶液在直流电作用下被电解,槽内阳极产生.阴极产生和氢气。因为NaOCl的分子量是Cl,的1.05倍,且在发生氧化反应时,每个NaOCl分子与Cl,分子所发生的电荷转移数相同,因此通过电化学反应途径生产次氯酸钠过程中,每生产1gNaOCl,相当于生产0.952g有效氯。
次氯酸钠在水厂改造中的应用
次氯酸钠在泰和水厂的应用,从安全与投加量的角度来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从实际生产的角度来看,有利有弊。
(1)就安全性与投加量来说,次氯酸钠比消毒效果好,投加准确,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无,不存在跑气泄漏,可以在任意环境工作状况下投加。
(2)加矾管与加氯管相距不能太近,如太近,影响混凝效果。
(3)就生产成本与企业效益来说,次氯酸钠成本较高。
(4)投加次氯酸钠对出厂水其他水质指标影响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出厂水pH值明显上升。
提高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的方法
1、低温、避光储存
温度和紫外光对次氯酸钠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升高温度或光照(特别是紫外光),次氯酸钠溶液的分解速度将明显加快。这是因为一方面升高温度、光照,使得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活化能降低,增大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含量,使得有效碰撞机会增大,反应速度常数增大,从而使分解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可能与次氯酸钠的分解机理有关。从上述讨论可知,次氯酸钠分解反应的关键步骤是原子氧的放出,而光照或加热有利于原子氧的生成。盛梅等研究表明,当温度低于25℃时分解缓慢,温度高于30℃时分解速度明显加快。光照20h,次氯酸钠的有效氯会降解90%。另外,次氯酸钠分解生成的O2,Cl2都是气体物质,长时间密闭保存会给包装容器带来危险。因此,次氯酸钠的包装容器都要留出放气孔,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因而,次氯酸钠溶液应尽量在低温、避光环境下储存,可有效地降低分解速度。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次氯酸钠厂家现货的瑞明威于2025/2/20 13:17:11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tianjin.mf1288.com/tjrmwhg-2842420383.html
下一条:天津圆法兰批发承诺守信「多图」